從戲劇中談收養 – 三之一 “Blindside” @章文正
筆者還沒有生兒育女,但從友人中聽到不少關於的養育兒女的困難,最大感受是原來當小朋友出生後,與家人的關係可以有很大的變化,有的變得更親密,也有轉差的例子,結婚與生子原來也可以是兩個差距很大的階段啊!(以前的我倒覺得沒差)
親生兒女也已經令家庭引來翻天覆地的變化,那麼,領養小孩呢?筆者還未有接觸過真實個案,但從戲劇中看過相關的故事,略為了解過當中不為外人道的甜酸苦辣,筆者帶來了三個很有意思的故事,希望與大家分享。(其中兩個為真實故事改編的)
作品的次序算是『由易到難』,由擁有完滿結局
– Blindside(港:守護有心人;台:攻其不備;大陸:弱點)作為頭炮。
作品簡介
![]() |
Source: Wikipedia |
《守護有心人》是由真實故事改編,講述黑人男主角Michael
Oher自小遭母親遺棄(父親是誰也不明),人生首十多年都過住顛沛流離﹑寄人籬下的生活,不停游走於不同的寄養家庭,居無定所。擁有強大的保護本能﹑高大的身形及強勁的體能(他的花名叫Big
Mike),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被發掘其體育潛能(其實是陪人入學面試),被一間基督教中學取錄,並加入了美式足球隊,更幸運的是,在一個寒冷的晚上巧遇富有白人家庭,隨後被Leigh
Anne Tuohy(由Sandra
Bullock 飾,她憑此角奪得2010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)收留,逐漸成為
Tuohy家的養子。Michael憑著自身的努力,Tuohy一家及周圍的有心人的幫助下,Michael
最終考取了全額獎學金入讀密西西比大學,畢業後成為職業美式足球員。
被溫暖的有心人包圍
可能上帝覺得Michael人生起步得太差了,因此賜予Michael身邊眾多的善心人,由中學教練『以基督之名』爭取取錄Michael入學,自然課老師對Michael背景的體諒及額外照顧,Tuohy
一家的無私,最難得的是家中一對姊弟對Michael
的高度接納,及後家教老師的循循善誘改進其成績,
一切都來得太美好了,除了一些歧視的目光外,基本上Michael
成為Tuohy
家的養子沒有遇上很大的困難,當然Michael的善良也造就了他與Tuohy
一家的關係,Michael
自小被遺棄,渴望被愛,遇上別人的善意會加倍回饋,加上其保護本能,給人可靠﹑沒有攻擊性的感覺,所以Tuohy
一家對他並沒有不必要的戒心,並漸漸接受了Michael。
輕輕帶過的種族議題
以筆者的理解,雖然美國經常標榜自由平等,立國已來第一位黑人總統亦剛卸任,但黑人被歧視的情況時有發生,在南部的州份更為嚴重。在此故事中,也輕輕地描述過相關題目,例如在社區中,富有的大多是白人,黑人在社區中地位較低,很多會淪為癮君子或罪犯;在球賽中因Michael
的膚色而被取笑;食花生闊太朋友口中的『白人罪惡感』(White
Quilt) 及Michael對Tuohy
家女兒的潛在威脅。但這些沒有實質證據,純粹帶有色眼鏡的意見都被女主角Leigh
Anne 的愛一一化掉,一句Shame
on you 就結束了那場無意義的對話。
收養者與被收養者的改變
其中一個食花生闊太說:你(Leigh
Anne)真的改變了他(Michael)的一生,Leigh
Anne回應:不,他改變了我的人生。在局外人來看,被收養者故然要面對全新的生活,面對新的家人,是重生。但對收養家庭來說,收養一事又何嘗不是一件大事?就以Leigh
Anne為例,家庭經營連鎖餐廳,衣食無憂,自己又事業有成,丈夫為人體貼又善解人意,子女異常的生性,平日閒時就與闊太們high
tea,她的生活可謂羨煞旁人,但這樣美滿的生活亦令她的心態變得有點『離地』,在遇到Michael
前,她不知道家附近已有個貧困社區,後來更漸漸發覺自己的理所當然的標準對低下階層簡直是奢侈,筆者最深刻的一幕是當Touhy
一家決定收留Michael,Leigh
Anne 為他準備房間,Michael
說他從來沒有這些東西,Leigh
Anne 說是房間嗎?他小聲回應:一張床。Leigh
Anne 感到無言,走到另一房間冷靜下來(Sandra
Bullock
在這幕的演出非常到位,沒有過火的表情但清楚表達當時的感情),我感受到的是除了她可憐Michael之外,她更為自己的無知感到羞愧。日後面對Michael
也不會再以自己的標準對待,而是因材施教,與他一起成長。
結語
總體來說這套電影洋溢住暖暖的人情味,演員的表現恰如其分,窩心位很多,但過程偏向平坦,沒有明顯的反差或高潮位,或者可能這是導演想表達的訊息:世上雖有很多爛事是無故發生,但好事亦如是吧?
個人評分:7/10
如各位對此文有任何感想或有同類的戲劇介紹,歡迎留言交流。下次會介紹一套日劇予各位,名叫《初次見面‧我愛你》
章文正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