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圖上扭曲的世界觀 @漫天明月

知識的累積過程中,人類往往會對某些概念照單全收,久而久之變成真理。另一邊廂,小時候在學校學到的科普知識,卻被日常生活沖擦得七零八落,日子久了發覺原來自己的常識已變得多麽的貧乏。

近來聽到有網台主持講起一些關於地圖的困惑,覺得有興趣翻查了一些資料,發覺我們日常慣看的地圖原來是被「扭曲」的,在在影響到我們的世界觀。

地球,顧名思義是一個球體。不難想像,要將地球畫成平面,即是需要將一個3D的東西繪畫成2D的,自然會有一定的扭曲,這好像要將一個吹好的氣球表面延展成平面一樣。而現今我們慣看的平面地圖,是一種利用麥卡托投影法(Mercator projection)來繪製的地圖。


麥卡托投影法 (Mercator projection)


在沒有衛星監測的時代,怎樣將地球在畫紙上表達出來是個眾說紛紜的大問題,但又十分必要,因為航海需要準確的地圖。

麥卡托是位15世紀末的歐洲地圖學家(cartographer),全名是傑拉杜斯·麥卡托(Gerardus Mercator)。麥卡托的方法,大致上就是將地球以「經緯線於平面地圖上任何一點皆垂直相交」的法則延展成平面地圖。因此,若要由一點去到另外一點,在地圖上與現實中均一致!

由於麥卡托投影法大有利於航海,這種平面地圖自16世紀起大行其道,至今仍被廣泛使用。

By Strebe (Own work) [CC BY-SA 3.0], via Wikimedia Commons


The True Size Map 助糾正地圖上被誤解的世界觀


之前說過,要將地球由3D完美地變成2D是不可能的。利用麥卡托投影法繪製的地圖,一大缺點是會扭曲了各國的面積。

簡單來說,這種典型地圖會將接近赤道的國家面積畫得相對小,而愈接近兩極的國家,面積會變得比較大,而極點的面積則大至無限!

現在,我們可以用The True Size Map這類的網上工具,實實在在的比較一下我們一般認知和事實有什麼大分別。

例子一:

首先,現實中的非洲其實是十分廣闊的,只是因為它正在赤道上,面積便會在平面地圖上顯得相對細小。

The True Size Map 可以將世界各國靈活重疊於平面地圖上,並且按面積大小調整,在下圖我們可以看得出,非洲其實是可以將美國(淺藍色)、中國(黃色)和印度(橙色)容納得綽綽有餘的。


例子二:

另外,我們一般認知裏,俄羅斯國土十分遼闊。但事實上,這是有一點點誇張成份。若我們將俄羅斯(紫色)放在非洲上,它仍然只是一個小弟(橙色)



例子三:

日本的面積大還是英國面積大?一般人多數認為日本會較細,它纖細的地理就像一條小蟲子。不過,我們將日本(粉紅色)放在英國附近的話,感覺就完全不同了,根本英國才是小蟲子呀。




例子四:

加拿大因為與北極很接近,它的面積也會在平面地圖上被顯得較為大(淺黃色),如果將它放到赤道上(淺藍色),其面積其實和巴面差不多。



例子五:

最後的例子我們看看南極,印象中南極是地圖下方一大片白花花的土地。事實上,將它放在赤道,形狀便與我們海中的相距甚遠,面積亦比非洲小得多。


結語

 

這些例子多不勝數,大家有興趣的也可以玩玩。坦白說,我初接觸The True Size Map這類工具的時候,便有點懷疑人生的感覺。

事實上,這是不是冷知識的確有爭議。我依稀記得小時候讀過類似的知識,有趣的是這些東西在我成長中卻淡忘了,變成冷知識了。我相信有不少朋友應該會覺得無聊,他們的常識並不如我這樣無知,但若你也對上面的資料感到驚訝的話,便說明了一些平常我們覺得正常不過的事,其實是有可能一直是在欺騙你的理智。

現在很少人家裡有地球儀了,因此平面地圖便成為塑造世界觀的工具,例如新聞報道用的也往往是麥卡托投影法繪製的地圖。在這種平面地圖上,歐洲、俄羅斯、美國等地的面積被誇大了,或多或少放大了這些發達國家在人們心中的重要性。雖然我相信麥卡托的方法純粹基於科學,但是在政治上帶來的含意亦不能忽視。


漫天明月


資料來源:

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