敏之姐姐如何幫助內地「專才」移民香港?


「長腿姐姐」陳敏之演而優則商,近年投資曲奇餅店似乎甚有睇頭,連年在港澳粵開分店。



不過,最近出事的是在網絡上流傳她在籌備廣州分店的招聘廣告上,竟然大大隻字寫上「表現傑出卓越員工,有機會獲公司推薦,到香港專才移民」!

做曲奇餅店可以移民香港?真係咁易過借火?香港人日日面對人口爆棚之苦,這些所謂招聘廣告,自然觸動我們繃緊的神經,扯火絕對無可厚非。

先利申:敏之姐姐靚囉唔該。



敏之姐姐如何幫到你

翻查一下入境處的資料,內地人要到香港工作或居留有幾個不同的渠道。

首先,要假設敏之姐姐的確搞的是專才移民,而不是搞中港婚姻以「家庭團聚」理由幫人透過每日150個配額的單程證來港,這個掛羊頭賣狗肉或者掛曲奇賣人口的做法技術含量太高,又甚為無謂,應該機會不大。

那麽,現在香港入境處提供給內地人來港工作的渠道就主要有兩個,一是「輸入內地人才計劃」,另外就是「優秀人才入境計劃」。

這兩個計劃聽來相似,但是機制卻大有不同。「輸入內地人才計劃」的對象主要是專業人士,任何行業都可以申請,申請資格要符合以下條件:

  • 已受聘, 而受聘的工作與那位內地仁兄仁姐的學歷或工作經驗有關,並且不能輕易覓得本地香港人擔任 
  • 薪酬福利與市場水平相若 
  • 具有良好教育背景、技術資格或經證明的專業經驗 
簡單來說,「輸入內地人才計劃」是有一定門檻的,除了申請的內地仁兄仁姐要是高學歷專才之外,他所擔任的崗位必定是「不能輕易覓得本地香港人擔任」而「薪酬福利與市場水平相若」。由此可見,政府亦不希望或不敢令到大量內地廉價勞工湧港搶飯碗。




至於「優秀人才入境計劃」就比較巴閉,近來在電視上政府亦有為之賣廣告,可惜多年來用來用去都是以湯唯或李冰冰來宣傳,似乎計劃較乏名人招徠。

據我理解,這個「優秀人才入境計劃」門檻似乎更加高,主要是要招攬全球(包括內地)在各個領域「有頭有面」的人才,但是事前無須仁兄仁姐有本地僱主聘用,只要透過「計分制」所得的分數夠高,就可以來港定居。



這個「優秀人才入境計劃」的「計分制」設計甚為複雜,行雙軌制二選其一,分為「綜合計分制」和「成就計分制」。

簡單來說,「綜合計分制」下,愈年輕、越高學歷、工作經驗越多、語文能力越強者,分數就最高。雖然入境處有說明最低合格分數是80分,但似乎並非一夠分就成功,在網上論壇我見過一些內地網友表示沒有150以上一定是沒有戲的。

而「成就計分制」就是巴閉之中的巴閉,入境處罕有表明「這計分制的要求極高」,而申請仁兄仁姐就要符合:

  • 曾獲得傑出成就獎(例如奧運獎牌、諾貝爾獎、國家/國際獎項);或 
  • 可以證明其工作得到同業肯定,或對其界別的發展有重大貢獻(例如獲業內頒發終生成就獎)。 
係呀,諾貝爾獎呀,係諾貝爾獎呀,齋見過Steve Jobs果啲死開啦。

專才?邊度專呀睇過?


回到敏之姐姐的曲奇餅店,從她廣州店的廣告中可見,她請的是正副經理、領班、售貨員及兼職,薪水最高是8,000元人民幣,相信這些職位既不專,學歷要求又不高,薪酬福利相對香港的卻是廉價勞工,要符合「輸入內地人才計劃」應該十分之難,而「優秀人才入境計劃」更加想也不用想。

參考政府公佈的數據,2017年第四季至2018年第一季半年間,「輸入內地人才計劃」的申請有7391宗,當中6471宗獲得批准,成功率有88%,其實原來這些成功個案有三分之一是來自藝術/文化界別,餘下則以學術研究和教育、金融服務、商業和貿易等等
界別為主,至於飲食業,成功個案只有31宗,佔整體成功個案的0.5%。


這足以證明,一方面香港的飲食業人才較為充足,未必需要敏之姐姐操心幫手輸入,另一方面亦顯示內地仁兄仁姐想透過飲食界進入香港就業,唔係咁易。

另外「要求極高」的「優秀人才入境計劃」方面,從統計數字看來亦的確「要求極高」,入境處公佈在2016年內,這個計劃有1573個申請,只有156宗申請獲批,成功率不足10%!

由此推論,敏之姐姐曲奇餅店的招聘廣告內指「表現傑出卓越員工,有機會獲公司推薦,到香港專才移民」,似乎在香港現有制度內是不太合理的。除非,敏之姐姐請到一個高學歷的年青才俊,肯首先接受你最高8,000元人工,然後動用公司資源將他包裝成飲食專才,專到香港本地薑也望塵莫及(例如送去藍帶學院深造??),然後再用香港薪水請他來香港就業,繼續整曲奇餅。

搞咁多野,敏之姐姐應該不儍,直接在香港請個人才便是。結論是什麼?結論就是廣州曲奇餅店的招聘廣告吹水!

敏之姐姐回應得體

最後,值得一讚的,陳敏之的回應很中規中矩:

內地係由拍檔管理,我有關注到,我唔太了解,當然唔代表唔關我事,可能我有疏忽,我哋想請內地店長,佢有機會嚟香港做管理,唔想太多誤解。 

會否因為可以移民香港成為招工賣點,敏之稱暫時內地只得一間舖,請一個職位,招工內容非由她寫,所以要了解。



短短幾句回應,其實是請走關公的教科書示範,值得當今權貴學習:

第一,她表示有關注事件,亦指出內地業務是由拍擋管理,她不知情也值得理解。第二,最重要的是她作為大老闆沒有完全推卸責任,「當然唔代表唔關我事」是畫龍點睛,亦承認自己或有疏忽。

第三,她表示內地店長有機會來港學管理,但暫時只是一間舖和請一個職位,間接回應了事情的嚴重性不高,至少不是一批批人來港。最後,她亦表示「要了解」,可為事情留個後路和迴旋餘地,亦顯示願意跟進和有需要時提出改善的意願。

從新聞所見,敏之回應之後,事件已經沒有再spin,這亦歸功於敏之回應得體,頗顯大老闆之風。

公關宣傳,是做好生意的關鍵,稍一不慎關公出現,隨時令辛苦耕耘灰飛煙滅,尤其是牽涉到中港矛盾的問題。敏之姐姐今次的事件或許是同事手殘,又或是誇張宣傳,險招來生意上的橫禍,幸好回應得體不致令事件發酵,望日後慎之鑑之。

漫天明月

留言

熱門文章